在创业企业陡峭成长 | kok学者开营仪式
行而不辍,未来可期!
7月中旬,第二届kok学者经过层层选拔,22位年轻人线上“云聚会”,与项目发起人、kok体育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以及8家kok成员企业代表深度互动,一年的不设限之旅正式启程。
今年学者项目的申请数量接近3000,比去年增加约30%,为了保证选拔质量,录取率控制在不到0.8%。kok中国会一如既往地提供优秀的平台、培养和实践资源,加速成员企业年轻员工的成长和自我迭代。
货拉拉全球COO卢家培、第四范式高级副总裁于中灏、星界体育董事总经理曹进、SHEIN 组织发展与赋能中心总经理孔少林、贝泰妮集团董事长&总裁郭振宇、运去哪联合创始人&COO 徐杨、容联云通讯CFO李亦鹏、泡泡玛特HRD赵霞在圆桌论坛环节也从年轻人成长、创业与择业等不同维度与学者们分享了经验。
圆桌论坛 - 在创业公司“陡峭”成长的关键
卢家培“货拉拉全球COO” - “年轻人在工作中要更主动一点,机会不等人”
职业生涯中,每天都有新东西可以学,而职业生涯早期头几年打下的基础可能是最重要的,很多观念、思维模式都是在这时形成。刚出来工作会跟前辈学到不少东西,那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。 在货拉拉,kok学者既能跟不同部门主管学习,从比较高的角度来看问题,也有机会负责具体项目落地,比如带一个小团队、完成一个小项目。特别是我们最近一两年在海外发展非常快,所以kok学者有很多机会接触到全球不同的市场。 上一届在货拉拉的学者表现都很好,如果是一点小建议的话,建议大家主动一点。和在学校时大多数任务都会提前安排好不同,工作中每天都千变万化,成长的机会不等人,如果不够主动,会错失机会。
于中灏“第四范式高级副总裁” - “AI的应用落地是具体的,找到切入点,实现自己持续和长期的成长”
第四范式的核心理念是:AI for everyone。在我们看来,AI会渗透到各个行业,会成为行业基础设施,有非常多行业、公司和场景都可以应用AI,未来市场巨大。 kok学者有机会接触不同的业务,在具体业务场景中通过数据挖掘,有可能把生产效率和分析精准度做进一步的提升,这些都是能帮助到企业的具体场景。所以大家多做思考,每一个细分的应用,都有可能挖掘出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,关键就是能否找到好的切入点。 kok学者项目一年时间虽然很短,但是不应该只是简单去体验一下,而是要有比较长远的考虑,思考如何能够实现自己的持续、长期成长以及把短期项目和和长期职业规划结合。 曹进“星界体育董事总经理“- “以战养战,持续复盘,把经历变成经验” 投资行业的成长需要你有两方面的技能,一方面是hard skills,包括财务建模、会计知识等。这些固然重要,但这些能力和知识,是可以通过课堂学习,甚至自学得到。投资人的成长,更重要的是“以战养战”。投资人有很多soft skills需要发展,投资需要对商业全局做判断,比如投资一家互联网公司,不仅要了解产品,了解他的技术路线突破,甚至要对公司的管理有判断,对人性要有自己的把握。这些方面都是对软技能的培养,而这些只有身处一线,真正去判断投资机会时,才能够发展出来。 我们整天跟企业家、创始人打交道,他们很多人非常雄辩,有非常强的人格魅力。作为年轻投资人,你怎样剥离这些“光环”,形成自己对公司商业模式和价值的判断,这是成长的关键所在。但这个成长没有捷径,只能“以战养战”。此外,使学习曲线变得陡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复盘,通过复盘,让经验沉淀。只有通过复盘分析成功、失败之处,才能使经历变成经验,并上升为指导下一次投资行为的指导原则。
孔少林“SHEIN组织发展与赋能中心总经理”- “以练代培,深度思考,发挥个人影响力,快速进入角色”
我们更多提倡“以练代培”方式,新人进入公司以后,马上就会进入具体环节,比如电商运营、营销计划、流量吸引、ROI分析等。在了解业务的同时,也要给团队输入创新想法,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。我感觉最大的挑战应该是,每个人必须强迫自己思考,要有思考和判断能力。SHEIN是一个很大的快时尚平台,目前我们以服装为主,但新项目和新品类也很多,年轻人有机会去负责一个新的品类甚至子品牌的全盘运营,挑战非常大。面对这样的压力和焦灼,克服障碍本身就是一个快速成长的过程。 同样重要的是,在这里工作需要发挥影响力,整个电商平台流程非常长,从运营到商品到供应链到用户体验提升,要和很多方面的伙伴打交道,要想办法有效影响他人,真正推动项目成果落地。 社会经验不多的同学可能存在一种误区,认为来公司必须先学习、了解情况,要有人带、有人教,然后才能做事情,更好的做法是第一时间进入角色,看看自己可以做什么,把大脑发动起来并积极行动。
圆桌论坛 - 职业选择与创业
郭振宇“贝泰妮董事长兼总裁” - “创业永远在路上,团队要想办法达成战略共识” 我个人做了两家企业,我也非常支持内部创业。首先企业里有些员工具备高潜质,有创业意愿和能力,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内部创业平台,可以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。第二,对公司本身来讲也非常有意义,公司随着发展,创新活力会下降,如果建立内部创业机制,也能够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。第三,能够留住人才,有时候企业发展已经跟不上人才发展,好的人才就会离开公司,如果建立了内部创业机制,更容易留住优秀人才。 贝泰妮的“精英计划”,就是人才内部创业计划。贝泰妮走到今天,我们的品牌薇诺娜已经是中国功效性护肤品的领头羊,但这家公司永远没有established,永远在创业的路上。所以,类似支持创业企业人才的kok学者项目,我们非常支持。贝泰妮的使命是打造中国皮肤的健康生态,所以在鼓励员工内部创业的时候,只要跟皮肤健康有关的项目,我们都可以支持,公司也会有相应的股权/期权计划。 此外,创业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核心团队的战略共识,如果核心团队的战略共识不一致,就会是企业最大的成本。如何形成核心团队的战略共识呢?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,但我们有共同的价值观,并且制定了共同的愿景、共同的目标,然后通过大家掏心窝子、bargain、argue,最后达成一致。
徐杨“运去哪联合创始人兼COO” - “做传统行业的挑战者,不断审视创业遇到困难时的心态”
中国近二三十年发展中,没有出现航运业全球化的公司,运去哪作为一家创新性科技物流企业,期望更多地担负起这样的使命。在未来1-3年的扩张中,新加入的员工需要做一个挑战者的角色。这个行业是一个非常传统、历史悠久的行业,它从最开始的镖局模式,发展到如今大量欧美传统型货代公司,它们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及行业底蕴。运去哪想在未来10-15年间超越全球巨头,只能用科技的方式实现弯道超车。 作为挑战者,年轻人应该在从业初期,多去世界各个角落走一走,感受怎么样通过数字化改变全球物流这个古老的行业,通过物流科技改变贸易形态。kok学者项目做得很好的在于,我们可以遇到更多优秀伙伴,在全球布局上,发挥年轻人特长,帮助企业拓展全球化布局。 但作为挑战者的角色,创业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团队问题、融资问题,发展方向和落地的问题等等,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时,或者说最痛苦的时候,也是成长最快的时候。每个创业者的心态非常重要,要不断地审视,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些问题。
李亦鹏“容联云通讯CFO” - “扎根行业,提升认知能力,对于成功有渴望”
应该聚焦在一个行业,还是应该多看不同的行业,这没有绝对的答案。但真正应该做到的是,当你聚焦一个行业时,真的让自己扎根进去,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。这不仅让你获得了对行业的了解,更重要的是自己认知能力得到提升。 我过去经历的行业比较多,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面,容联已经是我第五家担任CFO的企业了。不同行业的不同经验,给我带来的了巨大的价值,它既可以开拓眼界,提升逻辑思维能力,同时也能从不同创业者和优秀管理者身上吸收到足够多营养。其实不同的行业里的很多本质是相通的,当我到一个新行业,很多感受跟在上一个行业很类似。年轻时需要训练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,然后不断去开拓边界。 企业创业的过程是非常艰苦和孤独的,要经受很多煎熬,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和挑战,很容易让自己动作变形。作为优秀的创业者或者在优秀创业企业中工作的人,要有非常强的自我驱动能力,要能够忍受住孤独和寂寞,有对于成功的渴望。
赵霞“泡泡玛特HRD” - “吸引年轻人,影响世界上所有的年轻人,传递美好”
在潮流文化赛道,很多有趣的东西可以在你的手中诞生,这个对于年轻人是有强烈吸引力的。公司近年来也一直处于高速成长的状态,你只有飞速地奔跑,才能跟上公司发展的脚步。从另一方面来说,公司也会给新员工很多授权,让你有机会去施展自己的才能,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新的事情。这些都满足了年轻人希望获得成长和进步的诉求。另外,公司是一个非常扁平化的组织,高管团队沟通非常直接,我们也提倡“创新+热爱”的企业文化,大家对于很多事情能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,员工热情、充满活力,这些对年轻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。 从长远来讲,我们的愿景是希望成为全球领先的潮流文化娱乐公司,使命是创造潮流和传递美好。我们都希望中国自有的IP能够走向世界,去影响世界各个角落年轻人。员工能从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,感受到他们的工作就是在向顾客传递美好,我们的产品不仅是可以作为一个小的手办摆在大家的旁边,更多的是能够带给消费者一些慰藉,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快乐。